一、借条中约定利息是否无效
在借款合同中所订立的关于支付利息的条款应依照国家相关法规规定予以执
另外,若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事项,且并无明确约定需要支付利息,那么这就意味着无需承担任何利息责任。所以,倘若借款合同中所约定的利息超越了国家标准所限定的利率上限,那么,超出范围的利息约定将会被视作无效。同样地,若借款合同中对于利息事项的约定模棱两可,但又未曾触及到国家关于利率的相关规制,这种情形下,利息金额就应遵循上面提到的多重因素来加以计算确认。
最后,若涉及自然人之间的借款行为,并且借款方并未明确约定需要支付利息,那么就可以理解成没有利息负担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二、借条未约定利息时如何主张权利
借条未约定利息时,出借人主张权利可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若借款期限届满,借款人未还款,出借人可要求借款人归还本金及逾期还款利息,逾期利息可按年利率6%计算。其次,若在借款期间内,出借人主张资金占用利息,可参照同期同类银行贷款利率计算。但需注意,未约定利息的借款,出借人不能直接主张高额利息。若双方对利息问题产生争议,可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出借人需提供借款事实的相关证据,如借条等,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三、借条中逾期利息约定是否合法
借条中逾期利息约定通常是合法的,但需符合法律规定。一般来说,年利率不超过24%的部分,受法律保护;超过36%的部分,无效。在24%至36%之间的部分,属于自然债务,借款人已支付则不得要求返还,未支付债权人也不能
借款合同利息条款须遵守国家法规,禁止高利放贷。若违反利率规定,利息约定无效。若利息未明确,双方无法达成补充协议,则依据双方交易模式、习惯及市场利率等因素判定利息金额。